今年醫療科技展以細胞治療爲重點,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表示,細胞治療是用人體自身細胞修復病體,不但副作用少,目前研究顯示大多有助於恢復,相信臺灣優秀專業醫療人才,可成爲全世界的細胞治療資料庫。慈濟醫院除有醫師團隊進駐導覽說明,還有中醫及骨密度等簡易健檢等多項體驗,歡迎民衆到場諮詢。
巴金森治療 23年創紀錄
林欣榮是臺灣細胞治療先驅,早在1996年,利用流產胚胎抽出幹細胞,治療巴金森病患,到現在23年過去,該患者目前狀況不錯,只有吃藥控制,病情未再惡化,還能遊山玩水,也創下細胞治療新紀錄。
林欣榮表示,老化是人類求醫最根本的問題,未來幹細胞可幫很多忙,修復受損細胞,有效延緩老化,讓病患不用每天臥牀受折磨。尤其是巴金森氏症、失智者及漸凍人等,利用細胞療法,就有可能改變他們的一生。
實體癌第四期 通過覈准
目前花蓮慈濟醫院獲得國內第3張細胞治療許可,這也是花東首家通過細胞療法覈准使用的醫療機構。衛福部已覈准慈濟醫院申請「實體癌第四期」的細胞治療計劃,包括肺癌、食道癌、胃癌、大腸直腸癌、乳癌、肝癌、腦瘤與腎臟癌等八項國人常見的癌症,都可以採用細胞療法治療。
除了八項癌症,慈濟醫院目前已提交「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移植」計劃書給衛福部審覈,未來通過後,可適用於退化性關節炎、慢性缺血性中風與脊髓損傷。
林欣榮說,衛福部特管辦法規定嚴格,包括細胞怎麼培養,活性須98%以上,完全無菌等,都是爲病患着想,有品質優良的細胞可供治療。慈濟醫院與尖端醫合作,進行細胞因子誘導殺手細胞(CIK),應用於第四期癌症治療,會先抽病人40-50cc的血,培養三週刺激活化,增強病人癌細胞免疫力,就像是幫忙訓練好軍隊,再回輸免疫細胞對抗癌細胞。
收治兩例 療程中無副作用
目前慈濟醫院透過細胞療法已有二位病人接受治療。第一例65歲的陳姓病患是大腸癌移轉,第二例是57歲邱先生直腸癌移轉到肺部。兩人在接受治療後,均無明顯副作用,其中第一例已完成第三次輸液,可自行走動,正常飲食。兩人療程尚未完成,用藥及復原狀況,持續評估中。
林欣榮表示,細胞療法成果與詳情都在本月5日至8日的「臺灣醫療科技展」呈現。花蓮慈濟醫院在首日會分享細胞治療首例,也有創新醫藥新器材、遠距醫療等成果展示,歡迎病患及家屬、細胞療法專家、投資者前往諮詢瞭解細胞療法。
活化自體免疫細胞 對抗癌細胞
記者鄧桂芬/報導
細胞治療是什麼?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啓誠表示,細胞治療有兩大類,一類是有將免疫細胞改造基因,另一類則無。
衛福部開放的細胞治療爲不可基因變造,方法是萃取病人的免疫細胞並於體外刺激、培養、活化,再輸回患者體內,以增強免疫系統來消滅癌細胞。李啓誠說,國內外文獻證實該方法溫和有效,僅少數人出現發燒或是輸血過敏反應。
李啓誠提醒,細胞治療的納入條件除了標準治療無效,病人存活期至少要逾三個月,才能看到療效;體能活動也不能太差,至少可起來走動,以免細胞功能太弱。另心肺和肝腎功能不能太差,血球數不能太少,也不能有太多感染等。
爲何這麼嚴苛?李啓誠說,目前健保不給付細胞治療,自費價約100至200萬元不等,況且細胞培養需二到三週,完整療程也需耗時約四個月,若讓太衰弱的末期病人花大錢治療卻看不到效果,有違醫學倫理,也枉費實驗室的努力。
不過,李啓誠認爲,若病友經濟許可,而且也跟原主治醫師充分討論,確認標準治療的效果已經有限,例如腫瘤再復發且具抗藥性等,歡迎病友向衛福部核可的細胞治療團隊進行諮詢,瞭解合併細胞治療的可能性,以換取活命機會。
花蓮慈濟專家講座
花蓮慈濟聯手尖端醫,分享細胞治療首例
日期:12/5(四)10:30-11:30
主講:林欣榮院長、李啓誠主任
急性中風患者新曙光
日期:12/7(六)14:00-15:00
幹細胞產品結合精準醫療之實證應用
日期:12/7(六)15:00-16:00
幹細胞於組織工程與美容醫學的應用
游客吐槽浙江安吉一餐厅菜量少,老板追着骂“畜生”还挥拳拎椅子打人?
日期:12/5(四)13:30-14:00
主講:鄧守成主任
膝望再生
日期:12/5(四)15:00-15:30
主講:李宏滿總顧問
免疫細胞治療在臺灣:成功與挑戰
日期:12/6(五)11:00-12:00
主講:李啓誠主任
幹細胞技術的實踐與衍生技術應用
日期:12/7(六)10:00-11:00
買都買不到的天梭Seastar 1000腕表 2019年新款搶先秀給你看!
主講:劉冠麟主任
花蓮慈濟中西醫合療經驗分享
日期:12/7(六)16:30-17:00
主講:何宗融副院長